【转录】探索知识的新篇章:AI, 笔记工具与思考的交织

本文探讨了近年来人工智能(AI)工具和笔记工具如何影响我们的思考方式,以及这些工具如何与我们的学习过程交互。我们首先回溯了笔记工具的演变,包括Roam Research,双链笔记等,并分析了这些工具的优点和局限性。接着,我们从抄答案到提问,对比反思了AI工具和Roam Research的互动模式。我们指出,尽管AI工具可以给出答案,但学习过程的主要目的是理解和探索,这需要一种独立思考的过程。提问和阅读则是实现这一过程的两种重要方式。游戏化思考的乐趣和尝试也被我们重点关注,我们试图找出它们如何增强学习体验。接下来,我们讨论了双链笔记的发展,并指出用户对图谱的迷思实际上反映了理解与应用的鸿沟。最后,我们探索了白板的功能与局限性,思考了白板作为思考空间的自由与限制。总的来说,本文揭示了AI工具、笔记工具与独立思考在现代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希望启发更多关于知识探索和学习方式的讨论。

回溯笔记工具的演变及我对立青观点的理解

这篇文章开始于我的探索,今天,我细读了立青的一篇新文,提出了一些新的观察和思考。立青在文章中回溯了近两年来笔记工具的发展历程,从Roam Research,Logseq,到Obsidian,再到新出现的RemNote和Tana,每一个都有它独特的地位。有趣的是,AI与ChatGPT等工具也在文章中被提及,这些现代的创新也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立青的重点在于阐述他为什么仍然选择使用Roam Research这个工具,即使它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热门,即使许多人已经转向其他工具。他认为,这种转变是因为人们误入了歧途,他们在探索过程中可能对笔记工具本身的使用有了新的理解。

在阅读立青的这篇文章之后,我产生了一些个人的看法。我认同他的观点,尽管Roam Research的热度已经下降,但现在使用的人正在逐渐回流。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试用其他工具的过程中,有了对笔记工具本身的新理解,或者发现Roam Research更符合他们的需求。

但是,我认为不仅仅是误入歧途,这种转变和探索也是提升我们理解和使用这些工具的必要过程。我们在使用新工具时,会发现新的功能,新的思考方式,这都会对我们如何做笔记产生影响。

我相信,尽管有许多新的工具在不断出现,但最重要的还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和工具。因此,无论Roam Research是否再次流行,我都会继续探索和学习,寻找更适合我自己的笔记方法。

Roam Research与AI工具的互动模式:对比和反思

立青在文章提到一句有趣的论断,他认为Roam Research扮演的角色,其实是最好的沟通对象。对此,我有些不同的看法。我理解沟通对象应该含有一种界面隐喻,即明确的沟通元素。我认为大纲并不直接等同于沟通的隐喻,而是一种组织和整理信息的方式。

在我看来,真正的沟通隐喻在当前的软件世界中其实是十分自然的存在,即时通讯(IM)软件就是典型的例子。它们的界面本质上就是沟通的界面,这个界面经历了多年的演变,最终形成了人们现在习惯的、适应的沟通模式。

接下来,立青提到了ChatGPT这类AI工具。他认为,Roam Research比起ChatGPT等AI工具,更多的是提问对象,而不只是被动回答问题的角色。这里,我对立青的观点表示同意。现在的AI工具,如ChatGPT,主要是在用户提出问题时,给出相应的回答,它们更像是我们的提问对象,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伙伴。

此外,有人认为AI看似智能,但实际上剥夺了思考的乐趣。直接给出答案意味着流程过于顺畅,没有摩擦,缺少必要难度,这可能会导致我们过度依赖AI,从而丧失自己的思考能力。对于这个观点,我同意,但我也认为,这并不是所有情况。使用AI工具的目的是为了更高效地获取信息,解决问题,而不是完全替代我们的思考。

AI工具与思考的关系:从抄答案到提问

在我看来,学习过程应当是循序渐进的,这就引出了一个关于AI工具的关键思考:如果我们能够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向AI提问,AI的回答是否会剥夺我们的思考乐趣,或者是减弱我们的思考能力?我认为,答案并不一定是肯定的。

AI工具,如ChatGPT,可以为我们提供几乎所有问题的答案,这确实可能剥夺了我们独立思考的机会,但这个情况与我们在学校时抄答案的行为有其相似之处。

想象一下,你在做题的时候,直接抄答案,这是一个外部问题的解决方式。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是你自己提出的,你可能可以理解题目,但理解并不能等同于自己能提出这个问题。这就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区别:外在给出的问题与答案,与你的知识边界可能相去甚远。

反观AI工具,如果你的问题是自己提出的,那么AI的回答可能会更贴近你的知识边界,因为这个问题与你的认知有很密切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AI工具其实并不会剥夺你的思考机会,反而可能会对你的思考提供更多的启示和帮助。

提问与阅读:两种不可替代的学习过程

在我们探讨AI工具在学习过程中的应用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思考一个重要的问题:能否通过搜索或者问答的方式来替代阅读?我个人的答案是,这是无法实现的。原因是提出问题并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是与外界互动或交互的产物。

当我们阅读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文本之间的缝隙,或者说,我们会察觉到知识的漏洞(英语中的“gap”),然后提出相应的问题。这种过程并不是单纯的信息转移或变换,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交互过程。

试想一下,如果所有的人都可以在你需要的时候回答你的问题,那么,是不是就可以替代阅读了呢?这是一个看似很有吸引力的设想,但是我们要思考的是,这些问题从何而来?

实际上,当你看答案的时候,你不也在阅读吗?别人的回答可能会引发新的问题,这就意味着,问答和阅读其实并不是一个矛盾的关系。在很多情况下,阅读可能是问答的一种表现形式。

这是因为,一本书可能就是由一系列的问答构成的,或者说,一本书可能是一个作者对某个大问题的回答。当然,你可能会尝试通过提问的方式去理解和揣摩作者的观点,但这种过程需要你付出精力去组织,并且需要你通过一系列的小问题,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解。

思考能力的两种形式:理解和创新

学习的平衡:接受知识与独立思考

学习,无论是通过阅读还是通过提问,最终都要寻求一个平衡。这个平衡不仅在于接受别人的知识和经验,也在于如何进行独立的思考和解决问题。

我们在学校学习,其实大部分时间是在学习别人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我们遵循他们的思路,理解他们的想法,而这个思路其实是我们没有独立去发现的。但是,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理解他们的观点,学会他们的知识。

然而,如果我们只是盲目地接受别人的知识,那么在遇到问题需要独立思考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毕竟,每一个问题都有其特定的情境,需要我们去适应和理解。这就需要我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我们不能总是依赖别人的思路来解决问题,有时候我们也需要自己独立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寻找的平衡。我们需要吸收和接受别人的知识,同时也需要培养和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创新:理解和探索的融合

对于科研和创新而言,仅仅理解别人的思路和内容并不足够。真正的创新往往需要我们自己去发掘和享受探索的过程,这是一种超越单纯理解的能力。

实现这个过程的关键在于尝试和实验。在面临一个新的问题或挑战时,我们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去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同时也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去进行反复的实验。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但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以及我们不断尝试和调整的过程,让我们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试错是不可避免的。事实上,试错和失败往往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必经之路。我们可以从每一次的试错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这将有助于我们在未来更好地面对类似的问题和挑战。

思考能力的两种形式:理解和创新

总结一下,思考能力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解别人的思路和内容的能力,这包括理解、吸收和再现他人的知识和经验;另一类是自我探索的能力,这包括尝试、实验、对结果进行分析和反思,然后根据反馈进行调整。

AI的确可以提供答案,甚至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提供答案,帮助我们理解别人的思路和内容。然而,你也指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那就是AI有可能剥夺了我们尝试、实验和从失败中学习的机会。

对于读书的方法,你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在阅读时,当遇到问题或挑战时,我们可以首先尝试自己给出答案,然后再对比作者的答案,看看我们的答案和作者的答案之间有什么差距。这种方法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和吸收作者的思路,同时也能让我们有机会尝试和实验,发现自我思考方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

游戏化思考:乐趣与尝试

在阅读关于思考和学习的各种观点后,我对游戏化学习的概念产生了深入的思考。一开始,我对将游戏元素引入学习和思考的过程持有一些疑惑。游戏毕竟是一种乐趣源泉,与经常被描绘成严肃、需要努力的学习和思考过程形成鲜明对比。但随着对原文内容的深入理解,我开始理解游戏化思考的真正含义和价值。

首先,我想强调的是游戏的乐趣元素。游戏为何会带来乐趣?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可能涉及到心理、生物、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但无论乐趣的来源如何,我们都可以承认,乐趣是游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我们能将这种乐趣元素引入思考和学习过程,也许我们可以更好地激发思考和学习的热情,更有效地进行思考和学习。

其次,游戏还带来了不断尝试、实验和反馈的机会。在游戏中,我们会遇到各种挑战,会遭遇失败,但这些失败和挫折会成为我们的反馈,指导我们调整策略,帮助我们最终达到目标。这种机制与思考和学习的过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思考和学习也需要我们不断尝试、实验、反思,并根据反馈进行调整。

如果游戏化思考是指引入这些元素——乐趣和不断尝试、实验和反馈——那么我完全赞同这种观点。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思考和学习变得更加有趣,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进行思考和学习。

双链笔记与图谱的迷思:理解与应用的鸿沟

对于双链笔记和知识图谱的发展,我有些深入的观察和思考。这两年来,双链笔记和知识图谱的应用一直在增长,然而,许多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产生了困惑,认为知识图谱的使用效果并不如预期。此外,尽管许多笔记应用的开发者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是他们似乎未能找到问题的实质所在,而所做的优化只停留在表面层次。

从我的角度看,我认为Roam Research是现在对笔记理解最深的应用,但这并不代表他们已经完全理解了笔记的全部价值和可能性。同样,我注意到了Heptabase,他们对于笔记的思考具有很强的原创性,他们在开发自己的软件时,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我认为这对于理解和使用笔记具有深远的意义。如果我们要系统地去考虑笔记,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一种方法论,我们只能模仿外在形式,而无法触及笔记的内在价值。

至于知识图谱的问题,大家普遍觉得图谱的实用性不强,这是一个很真实的困境。我认为,这个困境肯定存在着待解决的问题。但能否解决,这是另外一个问题。至少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至于这个问题的影响有多大,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白板的功能与局限性:思考空间的自由与限制

当我们提及白板功能,如 Heptabase 一样的应用,我个人认为白板的功能并非毫无用处,但它的应用空间可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白板的功能在我看来,更像是一个人思考的空间,这应该是一个相对自由的状态。但是,这里其实存在一个悖论。当白板一无所有,它几乎等同于不存在。而当白板的功能越丰富,设置的限制就越多,是否可以通过一套模板或模式适配整个思考的过程,就变得存疑了。

因此,我的看法是,白板功能可以存在,但它应该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功能。在设计上,白板应该保持简洁,如果过于复杂,或者没有定义明确,它都可能失去作为一个白板的意义。

当然,白板这个概念本身也存在一些模糊的地方。白板分为可以绘图的白板,也有可以放置卡片,放置方框的白板。在可以绘图的白板中,我们又要如何定义节点、概念,词语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深入思考的问题。例如,思维导图是否算作是一种复杂的白板?

总的来说,虽然对于白板的功能我还存在着许多疑问,但是我更为关注的是为何Roam Research能成为一个更好的沟通对象,以及AI为何不能完全取代它的这个问题。这些都是我将继续探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