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第二讲 唐代

一、唐代政府组织

(一)汉唐相权之比较

唐代,那是个又酷又炫的时代。就像汉代,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头戏。上回我们聊了汉代的那些事儿,现在,我们要继续逛唐代的"超市"。

别看现在政府和王室分开了,其实早在汉代就这样了。这就像换家长,从刘家变成了李家,但家规没怎么变。说到家规,唐代和汉代最大的不同就是"家长"的权利分配方式。想象一下,汉代就像一个人当家,做决策,管钱,管家务,就像那些超能力的领袖。但到了唐代,这事儿就变得像是一个委员会,每个人负责不同的事,然后大家开个会,一起商量怎么做。这就像家里突然多了好几个当家的,大家坐在一起打麻将,边打边商量家里的大事。

汉代的宰相,就像家里的大佬,权力掌握在一个人手里,但遇到大事,他还得开个家庭会议。唐代呢,权力分给了三个部门,这就像是三个不同的小组,大家各司其职,但要决定大事,还得一起开会。汉代有个副宰相,像是大佬的小弟,负责看着其他人。而唐代,这权力不只是分给了一个人,而是分给了三个"团队"。

首先,唐代有三个大部门,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这就像是现代的三个部门:市场部、人事部和财务部。中书省的大佬叫中书令,门下省的老大是侍中,尚书省的头头是尚书令。他们都是三品官,就像是公司的中层管理。

说到官阶,唐代的官员分为九品。想象一下,这就像公司的职级体系,从实习生到总裁。但在唐代,一二品官大多数时间都在喝茶打麻将,真正干活的是三品以下的官员。

再说这三个部门的前世今生。尚书原来是皇宫的秘书,负责处理文件。中书和侍中也是做内务的,就像是公司的行政部。但到了唐代,这些内务部门变成了真正的管理层,性质完全变了。

有趣的是,原来的宰相,就是那些在春秋时代的家臣,后来变成了正式的政府管理者。但后来,皇帝觉得:“这些宰相不行,我得找点新鲜血液。”于是,皇帝从自己的团队里找了一些人,比如中书、门下和尚书,让他们做管理工作。这就像老板觉得部门经理不行,直接从自己的助手里挑人上位。

所以,总的来说,唐代的政府组织,就是一个不断调整、权利重新分配的过程。就像现代公司的重组和调整,总是为了更好地运作。好啦,这就是唐代的政府版“权利的游戏”,希望大家喜欢!

(二)唐代中央政府三省职权之分配

首先,中书省,这个部门就像公司的公关部。所有的大事、小情,政府想说的话,都得经过他们。皇帝要下令,也得经过他们。这种命令,就叫“敕”。这就好比老板要发个通知,但他不亲自写,而是让公关部写。

这时候,中书省的中书令就像公关部的部长,他的左右手是中书侍郎,像是副部长。但真正动笔写这些命令的,是一群叫中书舍人的家伙。虽然他们的官职不高,但他们手里掌握着这笔权力。想象一下,老板要发公告,都得找他们写!

所以,虽然名义上是皇帝的命令,但实际上,这些命令是中书省出的。这就像老板说:“我想发个通知。”公关部就说:“没问题,老板,我们来帮你写。”

这就是唐代的中书省,一个掌握着舆论、掌握着命令的部门,相当于现代公司的公关部。这也告诉我们,有时候,真正的权力并不在头衔,而在于手中的工具和职责。所以,小伙伴们,别小看那些“幕后英雄”哦!

中国的传统观念和现代西方公司的招聘流程有点像,但又有很大的不同。在西方,你可能会听到“民主”这个词,大家投票选出最佳人选。但在古代中国,我们不太在乎“多数人”的选择,我们更看重“贤者”的建议。简单说,就是看哪个候选人最厉害,然后听他的。如果有两个都很厉害,那就大家一起来决定。这种思路是:质比量更重要。只要这个人够牛,他就能代表大家。就像在公司里,一个有经验的老员工的意见,可能比新员工更有分量。

在汉代,选拔官员的权利并不是交给普通民众的,而是由地方的大头子来做。按照理论,这些大头子应该是有眼光的,能挑选出真正的人才。但实际操作呢,可能就是另一回事了。

唐代的决策流程更像是一个创意团队在操作。想象一下,中书舍人这群小伙伴,每个人都提供一个创意方案,然后中书令或中书侍郎从中选择一个最佳方案,再进行修改完善,就像是团队leader审核方案。最后,这个方案被提交给CEO(皇帝),CEO看了一眼,画个勾,就变成了正式的决策。

所以,虽然皇帝是大老板,但真正决策的权力,实际上是在中书省手里。皇帝更多的是给予最后的批准。

首先,门下省的头头是侍中,他的小伙伴是侍郎。当他们收到从中书省来的诏书,他们要进行复核,这就像是你的直线经理在审查你提交的报告。在这个团队里,还有一群叫做“给事中”的家伙,他们的级别不算高,但他们可以对这个诏书发表意见,就像是你的同事在对你的PPT发表建议。

如果门下省觉得这个诏书有问题,他们就会把它打回去,叫做“涂归”或“封驳”。想象一下,你的经理说:“这个报告不行,重新改一下。”这就是涂归的意思。这种权利是门下省的,他们可以决定是否批准这个命令。

简单说,门下省就是一个“审核部门”。每一个命令,都得他们批准,才能正式执行。如果他们不同意,那这个命令就不能执行。

最后,这个命令会送到尚书省。尚书省就像是执行团队,他们只负责执行,不参与决策。就像你的运营团队,他们只负责按照计划执行,不参与计划的制定。

(三)中央最高机构政事堂

现在,我们要聊的是“政事堂”——古代的最高决策机构,简单说,就是古代的“董事会”。

想象一下,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大佬们经常会为了一些命令吵架。中书省说:“我们这样做!”门下省说:“不行,那样不好。”然后,中书省就得把文件重新改一遍。为了避免这种尴尬,他们决定先开个“董事会”,也就是政事堂,坐下来好好讨论一下。这个会议原来在门下省开,后来就转到了中书省。

参加这个会议的,除了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大佬们,还有尚书省的长官。但有趣的是,这些尚书省的长官在这个会议上基本上没啥发言权。所以,真正的大佬,只有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头头。

话说,唐太宗在当皇帝之前,曾经是尚书省的老大,也就是尚书令。后来他当上了皇帝,这个位置就空了下来,没有人敢做这个职位。所以,尚书省的最高职位就变成了左仆射和右仆射。这两个职位,如果有特殊的头衔,比如“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或“参知机务”,他们就可以参加政事堂会议,获得真宰相的身份。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尚书仆射失去了参加政事堂会议的资格。他们的职责就只剩下执行命令,不能发布和参与决策命令。所以,他们就变成了真正的执行官,而不是决策者。

除了那些高级官员,唐代还有一些级别较低,但得以加入“特别任务团队”的官员。他们有些特殊的头衔,比如“参知机务”或“同三品平章事”,这使得他们可以参加政事堂会议,也就是高层决策会议。这就像现代公司的一些不是高管,但因为某些特殊技能或经验而被邀请参加高级会议的员工。

这些特权官员通常是那些虽然职位不高,但在政府中有很高声誉的人。他们的角色,可以比喻为现代的“特别顾问”或“特别助理”。

再说说尚书省。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现代的“执行团队”或“运营部”。他们主要负责执行任务,而不是决策。真正的决策权,是在政事堂。

任何皇帝的命令,都要有一个特殊的印章,叫做“中书门下之印”。这就像是现代文件的电子签名。没有这个印章,这个命令就是无效的,就像没有签名的合同。这就说明,任何皇帝的命令,都必须经过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审批。这句话“不经凤阁鸾台,何得为敕”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虽然皇帝是最高的统治者,但他的命令还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审核和批准,才能被执行。这就是古代的“制衡”机制,确保权力不会被滥用。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虽然有很多规矩,但实际上也有很大的灵活性。这就像你家的规矩,虽然说不能吃零食,但如果你偷偷摸摸吃了,爸妈可能也不会真的生气。这种“灵活”和“通融”就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一个特点。

在唐代,理论上皇帝的命令应该经过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审核,但实际上,并没有硬性规定皇帝不能自己下命令。所以,有时候皇帝就直接下命令,不经过这两个部门。这就好像你家规矩说不能吃零食,但你爸妈偶尔也会给你买。

但,这种直接下命令的事,当然也会引起一些争议。例如,武则天就因为直接下命令,被刘祎批评。结果,刘祎就因为这个被杀了。这就好像你偷吃零食被妈妈发现,然后你妈妈就批评你,你就生气。

后来,唐中宗也有直接下命令的事,但他心里有点不安,感觉自己做得不对。所以,他在给命令的时候,就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叫做“斜封墨敕”。这种方式,就是告诉大家,这个命令是皇帝自己下的,没有经过正式的审核。这就好像你偷吃零食,但是告诉妈妈,这次是特例。

因为这种命令没有经过正式的审核,所以被称为“斜封官”。这些官员在当时被人看不起,就像你因为偷吃零食被同学嘲笑。

中国的传统政治制度,虽然有很多规矩,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像在家里,爸妈说晚上10点要睡觉,但如果有特殊情况,可能会放宽到11点。这就是中国政治的“灵活性”。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没有法律观念,只是在某些情况下,为了适应实际情况,会有一些变通。

比如在宋朝,当太祖赵匡胤想任命赵普为宰相时,出现了一个尴尬的情况。按照规定,皇帝的命令必须经过宰相的审批,但当时的宰相都已经离职了。这就好像你要提交一个报告,但你的经理突然请假了,你不知道该找谁批准。

面对这种情况,有人建议参考唐代的一个例子,那时因为特殊情况,皇帝直接下命令,没有经过宰相的审批。但也有人反对,说这只是一个例外,不能当做常规来用。

最后,他们决定让当时的开封府尹来审批这个命令。这个开封府尹,就是后来的宋太宗,也是宋太祖的亲弟弟。

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虽然有规矩,但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有变通。关键是,这种变通必须是合理的,不能违背法律的原则。

这就是中国古代政治的魅力,既有严格的制度,又有灵活的变通。这也是为什么,尽管历史上有很多政治斗争,但中国的政治制度总体上还是稳定的。因为它既有规矩,又有人情。

中国古代政治并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皇帝说了算”。事实上,它有一个相对合理的制度,就像一个现代公司。皇帝虽然是CEO,但他不能随便做决策。他得听取他的团队,也就是中书门下省的意见。这就像一个现代公司的高级管理团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和职责。

政事堂会议就像是公司的董事会。有时候有很多人参加,有时只有几个关键人物。这就像大公司的会议,有时需要很多部门的意见,有时只需要几个核心决策者。

在政事堂会议上,有一个“执笔”的人,这个角色就像现在的会议纪要记录员。他不仅要记录大家的意见,还要做最后的决策。这是一个很大的权力,但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责任。这就像现代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他需要听取大家的意见,但最后的决策权在他手中。

所以,当我们说中国古代是“专制”,我们需要理解这个“专制”是什么意思。它并不是一个人的独裁,而是一个团队的合作。这就像现代公司,虽然有一个CEO,但真正的决策是一个团队的结果。

(四)尚书省与六部

尚书省 & 六大部门:古代的超级管理团队

想象一下,如果古代尚书省是一个现代公司,那这六个部就是公司的六大部门。它们不仅仅是做点文件工作,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特定任务,确保国家的正常运行。简单地说,它们就像现代公司的不同部门,从人力资源到市场营销,每个部门都至关重要。

  1. 吏部:HR部 - 负责招聘、培训和分配员工。如果你想在古代做个官,你得经过这里的筛选。不过,如果你是个大头目,就得由CEO(皇帝)和CTO(宰相)来决定。

  2. 户部:财务部 - 你知道的,掌管国家的资金、预算和人口数据。没有他们,国家就没钱运转。

  3. 礼部:公关&市场营销 - 他们确保国家的形象良好,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并且负责大型活动和庆典。

  4. 兵部:安全&保安部门 - 你懂的,需要有人保护国家,处理军事事务,确保每个人都安全。

  5. 刑部:法务部 - 当有人犯了错,他们就出马。处理法律事务,确保一切合法。

  6. 工部:工程&建设部 - 负责建造和维修国家的基础设施,从宫殿到桥梁,一切建筑事务都得靠他们。

汉代的九卿,好比是现代公司的创始团队。他们是皇帝的“亲信”,他们的职位名字,更像是公司早期的各种“首席”和“合伙人”——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实际上工作内容可能就是跑腿、倒茶。而且他们的工作,更多地是围绕皇帝的个人需要而展开的,比如“卫尉”其实就是皇帝的“首席安全官”。

到了唐代,事情开始变得专业起来。六部的设立,就像是公司进行了部门重组,开始设立专门的部门来处理各种事务。吏部、兵部、礼部...这些都像是现代公司的人事部、安全部、公关部。他们不再是为皇帝个人服务的,而是为整个国家、整个公司服务的。

这就像一个初创公司,从创始团队的“乱打糙磨”阶段,发展到了有了专业团队、明确分工的“上市公司”阶段。从皇帝的“私人助手”,到国家的“管理团队”,这真的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想象一下,尚书省就像是一个大公司的总部。这家公司的CEO(皇帝)有他的高级管理团队(中书门下),但他还需要一群人来处理日常的、琐碎的、具体的工作。这就是尚书省,那群忙碌的员工们,每天都在为公司(国家)的繁荣付出努力。

尚书省的大楼非常宏伟。想象一下,那是一个巨大的办公大楼,中间是一个大型的开放式办公区域(都堂),两边是各种部门的办公室。左边有HR、财务和公关部门;右边有安全部、法务部和工程部。看上去就像是一个现代的开放式办公空间,只是少了咖啡机和乒乓球桌!

这么大的组织,当然需要一本“手册”来规定各种事情,这就是《唐六典》。这本书就像是一个公司的员工手册,告诉每个人他们的职责、权限和期望。这本书非常有用,事实上,它在接下来的一千年里都被视为行政管理的“圣经”。你可以把它看作是古代的《谷歌文化手册》,只是没有免费午餐和滑滑梯!

总的来说,尚书省就像是一个古代的“硅谷巨头”,只是没有现代科技,但有的是古代的智慧和经验。如果他们有了现代的科技,我敢打赌,他们绝对可以做出下一个独角兽公司!😉

想象一下,有两本“畅销书”在古代中国的“亚马逊”上热卖。这两本书都是关于政治制度的。一本是《周礼》,就像是古代的“创业指南”——一本完全基于梦想、创意和乌托邦式的政治理念的书。读起来就像是古代版的《硅谷创业之路》:充满了创意和激情,但也许有些过于理想化。

然后,有了《唐六典》——这本书更像是“政治制度的实用指南”。它告诉你,当你有了一个政治制度的想法时,应该怎么去实现它。这就像是一个“从0到1”的指南,告诉你如何从一个想法开始,然后建立一个稳固、高效的政府结构。

当然,《周礼》和《唐六典》背后都有深厚的理论和思想。但与其把它们当作枯燥的教科书,不如想象它们是两本生动、实用的指南,可以帮助你了解古代中国人如何看待政治制度和政府的运作。

所以,下次当你听到这两本书的名字,不要只想到它们是古代的教科书,而应该想到它们是古代的“畅销书”——它们为古代的读者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和启示,就像今天的畅销书为我们提供的一样。

(五)唐代地方政府

地方政府的奥秘:汉vs唐

话说,在这个伟大的国家里,唐代中央政府做得挺漂亮的,但在地方政府这块儿……嗯,可能稍微有点不及格。唐代中央政府的大头们比汉代的哥们更有范儿,但地方长官,嘿,汉代的小伙伴们可比他们牛逼多了!

首先,看看“县”的问题。唐玄宗统治下,全国有1573个县,比汉代多了200多个。听起来很多,对吧?但别急,细节才是关键。唐代的县分上中下三等,按照户口数来分。上中下,就像是现代的“豪华版、标准版和经济版”。而汉代的县,就像是iPhone,只有大和小两种版本。

再说说州的问题。唐代的州和汉代的郡是对等的,但汉代的郡就像是超大号披萨,而唐代的州就像是中号披萨,再加点辣椒。

所以,综上所述,虽然唐代在中央政府上做得很棒,但在地方政府这块,他们可能需要加强培训了。

地方长官的升迁大战:汉代VS唐代

唐代的地方长官们真的挺惨的——就像是公司里的小职员,眼巴巴地看着升职的机会,但老板就是不给机会。这些可怜的家伙,连自己手下的小兵都不能自己挑选,全都由那个“大老板”——中央吏部来决定。

想象一下,你每天上班辛辛苦苦,希望有一天可以升职加薪,结果,升职了!但薪水还是那么点,感觉就像是从‘小兵’升到了‘小兵+1’。这就是唐代的官员们的日常。

再看看汉代,那时的地方长官就像是现代的初创公司CEO,他们自己决定团队,每三年有一次考核,但考核不过是个形式,因为升迁的机会很大。升职了,就真的有感觉了,从县长可以一跃成为大老板——与中央的九大官员平起平坐。

所以,结论是:如果你是地方官,那么汉代是你的黄金时代;而在唐代,你可能要多努力,还得看老天爷的脸色了!

(六)观察使与节度使

大家都爱‘小红帽’:从汉代到唐代的监察制度

你知道政府里最让人心跳加速、怕得要命的职位是什么吗?那就是监察官!他们就像是公司里的内部审计,时刻盯着你看。

在汉代,这个‘小红帽’(因为他们时刻都在监视你)的角色由御史大夫来扮演,他的权限真的大到爆炸!连皇宫都不能逃出他的手掌心。他就像是你家的大狗,哪里都跟着你。

到了唐代,‘小红帽’变得更专业了,他们有了自己的队伍——御史台。不再像汉代那样与政府其他部门混在一起,而是独立出来,像一个专业的“监视团队”。所以,如果你在唐代做坏事,你最好有个好的藏身之地!

地方官员的日常:被盯着的感觉

你们知道唐代的御史是干啥的吗?简单来说,就是“眼线”,专门监视大家是不是有搞小动作。左御史盯着朝廷的那些头头大人,右御史则盯着地方上下的各种行当。简直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但后来,这些“眼线”们不满足于只是“看”,他们想“做”。于是,他们从监察使变成了观察使,这听起来像是换汤不换药,但事实上他们的权力越来越大。原本他们只是“旁观者”,现在他们变成了“指挥者”。

这就像学校里的巡视老师突然变成了校长,而原本的校长变成了他的小跟班。这明显是破坏了权力的平衡啊!

这种变化最后导致了中央对地方的严重控制,就像个大哥盯着小弟那样。显然,这不是个好事,但这就是历史,总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变革。

从“临时”老板到“永久”老板:中央的“反击”

你们知道唐代的节度使吗?简单说,他就是个“临时大佬”,原本是中央派来的“临时助手”,帮助边疆地区处理事务,结果这哥们发现在外面当老板挺爽的,于是就变成了真正的大佬。

想象一下,你被派到一家分公司当“临时”经理,结果你觉得这个位置很不错,公司员工也都听你的,你就决定永远不回总部了。这就是节度使的情况!

可是这种做法导致了一大堆问题。先是安史之乱,然后是军人割据。原本的目标是中央集权,现在变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最后,连大唐帝国都被搞垮了。

清代也有这种情况,原本的布政使(就像我们现在的省主席)被巡抚、总督压在脚下,地方无权,最后这些“临时”老板们反过来不听中央的,中央也就解体了。

这就是中国政治史上的一个“雷人”故事,一直在重演,真的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大国,大问题:中国统一与中央权力的“坑”

嘿,你们知道吗,中国那么大,那么多人,真的是一个“超大号”的家。所以统一是必要的,但是过分的中央集权,哥们,那就是找麻烦了。这问题,真的是中国政治的“大坑”,搞不好就会掉进去。

你看,唐代吧,中央行政看上去比汉代强大些,但地方政府就像是汉代的“小弟”。最坑的是,原来只负责监察的中央官员,后来居然变成了地方首长!你说糊涂不糊涂?

更糟的是,把军队大佬放到地方当首长。这简直就是找死,把军队和政府搅在一起,怎么可能有好结果?唐朝最后,真的是因为这个毛病给搞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