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深度洞察:从《智慧共生》到认知变革
在(阅读)《智慧共生》一书中,我们深挖了几个核心概念,旨在从中发现其内在价值并寻找人类与智能之间认知共生的可能性。首先,我们在方法论中寻找智慧,讨论了重要性的问题,对如何制定决策、优先处理任务和分配资源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探讨了如何更高效地获取信息,强调了寻宝和上下文的力量,以及这对于我们理解世界和进行决策的影响。
我们还探讨了个性化工作流与有效需求之间的权衡,研究了如何使用各种工具,如ChatGPT,以提高我们的效率,同时警觉避免陷入工具使用的过度依赖。我们讨论了工具使用与创造需求的关系,强调了虽然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地完成任务,但我们应该始终关注创造需求,并以此为导向。
最后,我们讨论了品味与技能的关系,以及ChatGPT带来的能力变革。我们意识到,在面临未来的愿景和目标时,我们的“品味”或者说对于理想世界的追求,可能比我们的技能和工具更重要。只有通过发现问题、定义任务并制定对应的解决方案,我们才能引导技术如ChatGPT,共创一个我们希望的世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尝试在深度阐释《智慧共生》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对于认知的新视角,并探索如何利用新兴的人工智能工具,以更有效地实现我们的需求和目标,从而推动认知的变革。
深挖“智慧共生”:发现价值、认知共生
最近,我阅读了王树义老师的新书《智慧共生》。对于王老师的观点和见解,我并不陌生,因为我早在他的B站账号上追踪过许多相关的内容。对于这些细节丰富的内容,我没有特别惊奇的发现,毕竟之前就有所涉猎,而且我自己也有过类似的思考。这并不是说书中的内容没有价值,相反,无论是王老师掌握的各种技能软件,还是他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都非常丰富。
然而,我关注王老师并非仅仅因为这些。事实上,对我而言,我每次阅读他的内容都带着一种“寻宝”的心态。我并非在挖掘整个“矿山”,而是寻找那些能深挖、能给我带来颠覆性影响的“宝石”。例如,我从王老师的分享中获得了关于hookmark的深度链接和ANTINET的知识,这两个点虽然只是王老师众多知识点中的一小部分,但对我却产生了深远影响。也许我可以从其他地方获取类似的知识,但我无疑是从王老师那里发现这些“宝藏”的。
回到《智慧共生》这本书,尽管我已经熟悉了许多AI工具和观点,但我发现阅读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验证,一次检验我自己认知的机会。这是因为,正如书名所言,我们正在进行的是一场“智慧共生”。尽管我和王老师的交流可能并不多,我更多的是阅读他的内容,但从我的视角看,这更多的是一种共生的关系,我在阅读他的内容,学习他的观点的同时,也在思考、在成长。
所以,读完《智慧共生》后,我想分享的观点是,当我们阅读一本书、学习一门知识时,不应仅仅看到其表面的内容,而应该像“寻宝”一样去深挖其中的价值,去发现那些能深深影响我们的知识点。同时,我们应当意识到,这个过程其实是一种智慧的共生,我们在学习别人的知识,接收别人的观点的同时,也在增强我们自己的认知,成就我们自己的智慧。
在方法论中寻找智慧:重要性的问题
我在《智慧共生》中发现,最具启发性的部分可能是最后一节,这一节主要探讨了方法论层面的问题,即如何与各种工具建立恰当的关系。王老师在其中分析了四个子问题:如何高效获取信息?如何打造个性化的高效工作流,尤其是对于那些不会编程的人?在摸索了众多工具后,如何避免陷入效率成瘾的困境?品位还是技能?ChatGPT引发的能力培养变革。
王老师对这四个问题的解答自然是深入且独到的。但是,我认为,对我产生更大启发的不仅仅是他的回答,而是这些问题本身。对于许多人来说,我们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往往只关注问题的答案,而忽略了问题本身。这些问题,我称之为“高阶”的问题,它们并不意味着高级或复杂,而是更具深度,更接近问题的底层。虽然这类问题可能不易思考,甚至难以表达,但它们无疑是我们提升自身能力,甚至是实现智慧共生的关键。
我想要强调的是,我们在面对这些“高阶”的问题时,应该学会去提出问题,去理解问题,而不仅仅是寻找答案。我们需要意识到,答案只是基于这些问题的一种尝试和解决方式,它们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开始。因此,对于这类问题,我们需要有一个模糊但正确的方向,这样才能真正发掘出其背后的价值,也才能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真正的智慧共生。
高效获取信息:寻宝与上下文的力量
对于“如何高效获取信息”这个问题,我在王老师的书中看到了我自己的影子。我敢肯定,我在这方面的能力至少能达到中上等级,关键在于我所强调的“追根溯源”的能力。这一点与王老师在书中的阐述相符。他引用的原文是:“如果你看到一个眼前一亮的信息,那么你应该追寻它的来源。”我更喜欢将这种信息称为“相见恨晚”的信息,这是一种你感觉非常高价值的信息。
然而,我认为,当我们遇到这样的信息时,我们得到的只是表面的收获。真正重要的收获,如同寻宝一样,是隐藏在这些表面之下的丰富矿藏。如果你能深挖这个矿藏,你获得的价值可能是单纯吸收那一篇内容的十倍。
我把这种观点称为“上下文的力量”。当你接触到某些信息时,你不仅要关注表面呈现给你的那些信息,还要深入了解背后的上下文,背后的背景。这不仅包括内容本身,还可能涉及到背后的人。因为,每一份内容背后,往往有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在默默支撑。他们是那些未被挖掘的矿藏,是我们寻找智慧的重要源泉。
个性化工作流与有效需求的权衡
对于“我想打造个性化的高效工作流,但我不会编程怎么办?”这个问题,普通用户可能不会有太大的压力,他们可能会直接说:“我就不会,那就不做呗。”但在笔记或效率工具这个圈子里,总会有一些人处在软件用户和软件开发者的边界上。他们羡慕那些有开发能力的人能够方便地打造符合自己的个性化工作流,却因为自己的能力有限而感到痛苦。
对于这类问题,一般的回答可能是“如果能学,那就学;如果不想学,那就忍着,或者反馈给开发者,或者寻找不同的工具去组合”。然而,我认为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理。在经济学和营销领域有一个概念叫做有效需求,即人只要活着就有需求,但在市场经济或现实世界里,所有的需要和需求往往无法被完全满足。
当你身处数字空间,软件消费者和软件生产者的边界变得模糊,你有可能学会生产能力,就会面临是否去实现这种可能性的纠结。但实际上,无论冲突是发生在两个人、两方之间,还是发生在你自己身上,都需要找到一种平衡。
有效需求指的是你愿意花钱或你有足够的能力去满足的需求。当你设想自己拥有无限的资源时,你可能会想满足所有的需求,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你总是需要做出取舍,找到那些你真正需要且有能力去满足的需求。只有在找到这种冲突的平衡之后,你才能好好回答类似于“我想做到一件事情,但我的能力不足”的问题。
工具使用与创造需求的权衡
我认为第三点,摸索那么多工具之后,才能避免效率成瘾,这是需要对两种需求做出区分:一个是对于工具的需求,另一个是对于创造的需求。
使用工具并不是为了使用工具本身,而是为了实现某种更高层次的需求,我将这种需求称为创造需求。你使用工具最终是要创造某种东西,比如使用锤子是为了钉东西,你的目标不是使用锤子,而是钉东西。
在使用过程中,我们会面临工具需求与创造需求的权衡。显然,创造需求应该是第一位的,除非你的目标就是“卖锤子”。但问题在于,创造通常是困难的,使用工具相对简单。所谓的“效率成瘾”,其实反映的是一种畏难的心态。
当你面临创造的困境,有两件事摆在你面前:一件是困难的创造任务,另一件是相对简单的使用工具。虽然有些工具看起来复杂,需要花时间学习,但相对于创造来说,掌握工具本身总是比创造更简单。因此,当你面临创造的困境和畏难的心态时,你可能就会转而投入到对工具需求的追求中,这就是我认为的“效率成瘾”的根本原因。
品味与技能:ChatGPT引发的能力变革
在第四点上,我要讨论的是品味与技能。这也涉及到ChatGPT带来的能力变革。书中曾经提到,在ChatGPT时代,见识比记忆更重要,品味比经验更重要。然后作者用一个例子来解释这个观点,即王老师的朋友给出了一个建筑学的术语“罗马柱”,这改变了原先的创作。我认为这可能是书中所说的品味的一个实例。
然而,当我考虑现在的ChatGPT的能力,包括其可能达到的顶峰,它们所做的仍然是技能性的。也就是说,ChatGPT可以很好地完成一个明确定义的任务。但是,谁来发布这个任务?谁来定义这个任务?这就像我们在科研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可能最终GPT可以很好地解决一个问题,但发现问题可能仍是人类独有的能力。
我觉得这已经不仅仅是智力的比拼,而是关于我们或者说人类想要什么样的未来。品味这个词很抽象,它的英文是“taste”,它关乎我们想要什么样的世界,最终我们想要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然后让机器或者GPT帮我们实现这个世界。
只要涉及到价值,就可能面临冲突。这就涉及到了人与人之间对未来愿景的冲突,如果是一个自由竞争的状态,这种能力实际上是一种让别人信服你的愿景,让别人认同你的愿景的能力。这是我对“品味”的理解,也是我对《智慧共生》这本书最后一部分的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