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聊聊AI工具产品实践背后的故事 GPT4融合版

原始内容来自Fingerfly视频号,由 GPT4 融合整理
https://twitter.com/fuxiangPro/status/1680452967609274370

在AI时代的学习与实践:工作流程、创新产品与教育挑战

本文围绕三位行业内的专家——Jimmy Wong, 立青和祥叔的交谈,深入剖析了AI如何改变我们的学习和工作方式。首先,他们通过分享自身的职业历程,以及在产品创新、播客制作和社交平台运用方面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关于AI如何增进学习效率和深度的洞察。接着,他们探讨了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潜力和挑战,以及AI产品设计中如何挖掘创新空间和提供用户指导。在讨论中,他们还针对知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以及AI在是否将替代人类的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他们分享了各自的推荐工具、产品和书籍,这些资源不仅涵盖了科技融合、深度学习的主题,还包括如何保持低压力的心态等生活智慧,为读者在AI时代的学习和实践提供了实用的参考。

从想法到实现:Jimmy Wong的创业之路和产品开发感悟

Jimmy Wong:在我离开字节并开始创业的那一年,我将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到了工具相关产品的开发中。在那段时间里,我们的成果并不理想,那些产品并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这是我创业旅程中第一次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那时,我开始使用一个名为copy.ai的工具。它使用了GPT-3这个我当时并不知道的技术。当我知道了OpenAI和它们的产品DALL·E后,我开始使用OpenAI开发一些小工具,主要针对电商场景。那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会有任何对世界产生改变的潜力。

然而,当我看到ChatGPT出来并迅速走红时,我开始反思我的判断力。如果当时我能抓住那个机会,我的路可能会不同。这让我认识到,对于一个产品从无到有的过程,我的理解如同一个漏斗。

最上面的部分,最广的地方,是想法。这是最容易产生的。当你有了一个想法后,找到一个能够满足需求的想法就变得更难了。然后再下一步,将这个符合需求的想法变成产品,你可能需要产品设计和开发的技巧。更难的是创建出与众不同的产品。你不能只是做出一个app,你需要在市场中生存,你需要有自己的特色。

接下来就是将产品商业化,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如何将你的产品卖给用户,这真的非常困难。特别是在去年,我和我的团队在服务海外用户时,遇到了许多困难,如文化差异和支付方式等问题。

最后,最窄的部分,也是最困难的,那就是坚持。你有了上面的所有想法,你还能坚持下去,一年、两年,甚至十年,这是最最困难的。

回到最初的问题,关于从0到1的困惑,我想,我的感悟就是这样。产品开发的过程就像一个漏斗,从易到难,我们需要不断挑战和突破自己。

立青:我的职业历程及产品创新之旅

立青:我的职业历程始于一家专注于敏捷开发相关咨询和交付服务的外企——Thoughtworks。此后,我曾在多家公司服务,主要涉及海外业务,包括东南亚市场、美国、澳洲等。我还在阿里巴巴待过近一年,然后跳槽至一家专门制作敏捷会议相关SaaS工具的海外公司。遭遇AI技术,尤其是ChatGPT的冲击后,我觉得我必须加入这个领域,不能错过这样一个类似于PC时代的创业机会。我一直有制作产品的愿望,那为何不自己动手,打造出一款满足自我需求的产品呢?

除了日常工作,我也是一名视频博主,已经制作了163期不同长度的视频。音视频学习有其独特之处,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我通常会用到飞书妙记或其他语音转文字工具,帮助我快速找到字幕或视频内容。因为视频是多媒体的,可以看到表情、微表情,甚至还有图像画面等。

然而,视频也有它的不足。我相信很多人更愿意看精简或浓缩的回放,因为视频中有很多思考的停顿,或者观众无法预知接下来会讲什么。所以,我希望有一款像飞书妙记或者语音转文字的工具,让观众可以快速跳转到他们想看的地方。这个想法完全是基于我自己的需求。有时候,我在制作B站视频的时候就很头疼,怎么给视频起个标题,或者写个简介。如果我上传好的视频,然后标题和简介就能自动生成,那该多好啊。

我试用了基于OpenAI的whisper模型,发现它识别字幕的准确度非常高,甚至识别我名字和一些专有名词的准确度都比飞书妙记和讯飞等工具要高。因此,我希望能分享这种好处,希望在自我学习的同时,也能帮助他人。这也是我人生愿景的一部分。所以,我决定去做这个事情,并发现它非常有趣,甚至超乎我的想象。

我相信,技术正在前所未有的进步,而且市场需要这样的产品。所以,我决定利用自己的工程和产品能力,将这项技术产品化,让更多的人受益。这就是我至今的职业历程。

立青和祥叔:探讨BibiGPT的实际应用及未来展望

立青:祥叔,我注意到你今天下午尝试了BibiGPT,能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使用感受吗?

祥叔:当然可以,这实际上与我们接下来的话题息息相关。立青,你刚提到了视频的优缺点,我最近在追看一些海外访谈类视频(@lexfridman),时长长达三四个小时,我希望可以快速找到感兴趣的部分,然而倍速播放并不能满足我。我曾尝试读访谈识别出来的文本,这样可以快速扫描,但当我想要找到原视频中的某一段时,即使有时间戳,也相当麻烦。

祥叔:我今天试用了BibiGPT,发现它在许多地方表现出色。我甚至在Twitter上特别提到过。这款工具能将英文视频翻译成中文,我可以更快地扫描内容,找到喜欢的地方后,无论是识别出的英文、中文,还是原英文,我只需轻点,就能立即跳转到对应的画面,这让我觉得非常满意。此外,我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浏览文本,甚至可以通过搜索找到我感兴趣的主题。这款产品非常符合我个性化的信息需求。

祥叔:我最欣赏的是它的对话功能。当我有问题或困惑时,我可以询问BibiGPT。它不仅能在视频内容中找到对应的时间戳,还能推荐网上相关的文章给我。这真的改变了我获取信息的方式,特别是对我这种常看访谈类视频的人来说,BibiGPT非常有用。

立青:你的反馈真是太有价值了。你提到BibiGPT是否会去搜索视频以外的内容,我想补充的是,它可能有时会推送一些不准确的链接,因为有些链接可能是AI编造的。

祥叔:你说的对,这确实是GPT类产品的一个问题。但我还是非常期待如果这个功能能够打通,那将非常方便。当然,它也有一些问题,比如有些问题它回答不出来,这是肯定存在的。但整体来看,我觉得BibiGPT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让我非常满意。

立青:我同意,我在考虑是否可以集成搜索引擎或者外部信息源。我的构想是,现在大家是针对单个视频的对话,我希望能做成音视频的知识库。比如在观看某个视频时,如果AI能提供知识库中其他视频的相关内容,就能更多方位的判断当前内容的准确度,这会是一个很棒的辅助工具。

祥叔:我要补充一点,我之前发现Google有一个未被充分利用的特性,如果能够拓展开,将带来巨大优势。我们现在收集信息主要基于文本,基于网站和关键词,使用搜索引擎。但如果能把诸如小宇宙的音频内容、YouTube的视频内容、B站的视频内容等多媒体内容中的文本识别出来并加入搜索,那么我们获取的信息将大大增加,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维度。

Jimmy Wong: 我的播客消费工作流程与工具实践

Jimmy Wong:去年年底,我开始了一个项目,目的是以更自动化的方式处理播客。作为前飞书员工,我利用飞书的一些能力,包括妙记和be table,并结合API,我接入了一个海外的播客软件Snipd。Snipd很早就开始运用GPT模型开发翻译、音频分段和音频总结的功能。我用API调用它的语音转文字功能,然后把获得的文本通过翻译API翻译成中文,存储到be table里面,形成了一个播客数据库。

Jimmy Wong:我发现这个播客数据库阅读起来并不方便,因为里面内容过多。一段播客可能有2到3小时,甚至长达四个小时。于是我开始思考如何对其进行摘要,我试图使用AI技术进行总结,但效果并不理想。

Jimmy Wong:我遇到的主要问题是,AI进行摘要就像压缩算法一样,会将各种内容压缩。然而压缩后的结果可能会让人不知道重点在哪里。最重要的是,每个人对于内容的重点理解可能都不同。而AI只会给出最可能的答案,这可能会导致摘要的内容虽然准确,但却过于空泛。比如,我可能只关注大象的象牙,但AI的摘要可能只会给我一头大象的全貌。

Jimmy Wong:因此,我一直在寻找能帮助我提炼重点,满足我需求的工具。我希望有一种产品,能够根据我自己的重点内容去学习,并根据这些内容给出新的总结。但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找到。现在,我还需要自己去听播客或阅读文稿进行翻译。这是一个耗时的过程,但我相信随着AI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高效的工具出现。

立青:对AI时代学习与实践的观察和想法

立青:我很赞同Jimmy提出的AI Summary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学习本身,其实不应该是一个轻松的过程,不能仅仅依赖AI进行摘要,然后就认为自己学会了。学习过程中应该带有摩擦力。例如,视频讲者或大学教授为何会先抛出一个问题引发大家思考,实则是在创造摩擦力。当我们的大脑神经回路对某个问题有了痕迹,我们才能对这个内容有深度的理解和认识。所以,我觉得现在的AI Summary更像是一种学习辅助工具。

立青:我把AI Summary类比于B站视频下面的课代表。这些课代表往往只会给出自己的总结和理解,这只是茫茫人海中60分水平的一个课代表的理解。AI Summary也是如此,他会尝试去归纳、模糊化和提炼知识的精髓,但这肯定是片面和压缩的。

立青:无论我们学习什么内容,最终的目的都是希望能够根据学习的内容去采取行动,去解决问题。我们可能看3分钟的短视频,也可能听三个小时的播客,取决于我们要解决的问题的紧迫性和性质。如果我只是为了休闲听播客,我可能就不需要AI Summary,直接一边跑步一边听就很舒服。但如果我要解决某个编程问题,播客可能就不是最好的学习载体。这时候,视频是一种更直观,更能帮助我解决问题的方式。

立青:我喜欢看一些技术大会上的现场编程演示,因为我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编程细节,包括如何调用快捷键,如何使用工具等等,这些都可以让我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立青:AI的出现可能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我们可能不再需要首先学习知识,然后通过刻意练习的方式将知识深化到大脑中,再用大脑去指挥我们的手去完成某件事情。我们可能可以直接通过AI帮助我们完成任务,比如直接通过AI将口语化的表达转化为书面化的表达,或者直接通过AI帮我们编写代码。

立青:我把这个称为"AI时代的知行合一",我们的学习和实践可能会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直接通过人机合作,完成我们想要完成的目标。这可能会改变我们以前的学习方式,即首先学习知识,然后用大脑去指挥手脚完成任务。这就是我对AI Summary的反思,以及对如何更好地利用AI Summary的想法。

Jimmy Wong 36:52
我想分享一下我的感觉。你之前提到的主动学习和被动学习的区别,主动学习在有强烈目标的团队中,AI是一个很好的辅助工具,能够加速学习过程。但问题在于能否提出一个好问题。当你能提出一个好问题,后面的答案就变得简单了。这就是知行合一的关键。但许多人往往无法提出好问题。然后是被动学习,目前AI无法实现被动学习。例如,我目前没有找到一个更好的被动学习工具。

Jimmy Wong 37:39
例如听课程就是一种被动学习。你可能并没有一个特定的目标,或者说主题就是两个嘉宾在聊天。例如我们正在聊天,可能有一个主题,但你不知道接下来1分钟或30分钟会讲什么,这时候你很难提出好的问题。这就是被动学习的过程,你需要去听。如何在听的过程中加速学习,让AI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前后的知识点,我觉得这是未来开发者需要去探索的方向,我觉得这非常有价值。但我暂时没有看到哪个产品会走这个方向,所以我希望看到一款产品能做到这一点。

立青 38:38
对,这个观点非常好。我在处理BibiGPTAI学习时也想更深入地探索这个方向。你之前提到的观点,很多人没有主动提出好问题的能力或者态度,我觉得这有一点变化。过去我们使用搜索引擎可能无法提出好问题,例如你需要学习一些搜索语法才能找到自己的答案。

立青 39:20
但是像GPT这样的工具可能更多的是帮你提出更好的问题。它可以在有上下文的情况下追问,比单次提问要好得多。例如小朋友会不断地问为什么,如果你用同样的方式问GPT,它也能给出足够的上下文,并帮你展开和发散问题。这让我对教育,特别是儿童教育有了乐观的看法。

Jimmy Wong 40:25
我调研了很多用户,特别是在写Prompt engineering的过程中,我问了很多相关的问题。主要的问题在于,用户在追问的过程中可能会放弃,除非你在产品中能引导他们。这就是我之前说的很多人无法提出好问题。他们可能会觉得AI回答的问题很傻或者结果与预期不符,然后他们就会放弃。我觉得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好问题。

Jimmy Wong 41:22
回到教育,我调研了很多成年人,而不是小朋友,我觉得AI在学习领域最大的改变就是让人愿意提问。特别是在中国,成年人可能因为历史教育的影响不愿意提问。但在AI的时代,他们会愿意提问,因为他们觉得无论如何都没关系,我只是向一个机器人提问,即使是一些低级的问题也没关系。这我觉得是最大的改变。

立青 42:04
是的,所以我觉得如果说ChatGPT代表了人类知识的模糊化,那么它对所有人都有一定的驯化作用。例如,GPT会非常友好和客气,会感谢你的反馈,或者基于你的反馈提出问题。

立青 42:46
我觉得这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家的情商,说话的艺术,或者提问的方式。然后对于如何提出好问题,或者如何更好地表达。

立青 43:08
对,像其他一些软件,例如派对,它的交互感可能更强。所以你可能会发现,慢慢地,AI开始驯化人类,你和AI的交互越多,你说话的方式可能会越来越像AI。但你向的这个方向可能是整个人类的一个整体性的,或者说平均值,或者说被过滤后的某个更好的值。

AI产品设计中的用户指导和创新空间的挖掘

向阳:的确,我注意到一些优秀的第三方客户端软件都具备一种功能,它们会提供提示或建议,基于用户的回答推导出更多的问题。例如,Path of Exile(POE)就是这样做的。我认为这种体验会好很多,毕竟,许多人可能不愿意花费脑力去提问。以我和福祥的经历来说,我们参加会议时,常常发现提问者总是那么几个人,大家其实不愿意提问,可能是因为担心会得罪人,或者觉得费脑力。但对AI来说,这些问题就不存在了。因此,我认为任何一款Copilot类产品都需要在设计时尽可能引导用户,让他们更好地使用产品。如何避免让用户重复提出空洞的问题,而是通过优秀的设计引导用户一步步学习对话,我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设计问题。

Jimmy Wong:我同意你的观点,我也有类似的体验。我接触的很多用户其实都缺乏想象力,他们不只是不知道如何提问,而且还不知道可以拿这个产品来做什么。但当他们发现一个与他们需求非常匹配的场景时,他们就会非常惊讶。我认为这就像大航海时代,大家没有地图,只能插破黑暗,然后偶然发现一个新大陆。我认为AI的潜力就在于此,它可能有很多未知的新大陆等待我们去探索。我接触的人们往往都缺乏想象力,这也是我非常看好AI的原因。

向阳: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我记得我以前读过一本书,里面说人本质上是一个模仿者,而非创造者。我们的许多创新其实都是基于前人的成果上进行的模仿,有时在模仿的过程中我们会创造出新的东西,这就被我们称作创新。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不知道如何使用新的工具,因为新技术往往需要找到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然后在这个场景中实现价值,这样人们看到了,就会开始模仿,新技术才会开始普及。我认为这是一个很正常的过程。

Jimmy Wong:是的,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podcast的原因。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大家了解到这些技术的可能应用,激发大家的创新。

立青:我完全赞同。实际上,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一方面,我们需要具体的场景来展示这些技术的价值,人们看到了就会开始模仿并可能创造出更多的新应用。另一方面,我们需要把这些新应用的可能性告诉大家,让大家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我认为这就是我们做这个podcast的意义所在。

Jimmy Wong:完全同意,希望大家在听完这个podcast后,能有更多的想法和创新。我们期待未来看到更多的新产品和新应用。谢谢大家。

AI技术与教育:潜力、挑战与道德问题

七娘 (46:27)
我对Jimmy提出的三个问题很好奇:问题提出困难、缺乏使用场景的想象力和不敢去跟人类进行真实的提问。我想知道,在你探索这个应用的过程中,除了这三个问题,还有没有别的挑战?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人类在历史进程中学习的方式,以及如何在AI时代进行转型。

Jimmy Wong (47:21)
在我过去半年的学习过程中,我尝试了很多工具,也与很多用户进行了交流。我发现,虽然AI可以使我们的学习变得轻松,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AI模型的训练标准可能会受到人类观点的影响,这样就可能会让一小部分人决定知识的边界,导致从AI中学习到的知识并不一定符合现实。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在我们寻求AI的帮助学习的时候,它给出的答案可能并不符合我们的期望。

Jimmy Wong (49:24)
另一方面,AI也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比如节省时间。我发现AI有一种并发处理的能力,可以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信息。例如,我希望了解最近新出的一款产品的评价,AI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并汇总大量的评价,这是过去的工具无法做到的。

Jimmy Wong (51:17)
然而,有时候AI的效率并不高,特别是当它在处理一些它不擅长的任务时。这就会造成时间的浪费,这是我在使用AI时遇到的一个挑战。另一个挑战是,我担心AI的出现可能会加剧社会不公平,比如在考试中,如果有的人有更好的AI工具,他们就可能得到更高的分数。这就可能导致一种新的社会分层。

Jimmy Wong (52:33)
这也让我开始思考我们的教育系统,特别是考试制度,是否还需要保留。我在想,有了AI之后,我们还需要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记忆那些信息吗?或者说,有了AI的帮助,我们应该如何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以适应这个新的时代?

学习的自由和知行合一

立青:“对我而言,学习的自由是一种理想的学习状态。以往的传统学习方式受限于形式和资源,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文章、看视频或听讲座的方式获取知识。这是一种非常单向的学习方式,缺少互动和个性化。如今,虽然互联网带来了诸如视频教学和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新型学习方式,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学习内容预知的难度、缺乏对个人兴趣的响应以及无法及时获取相关的学习内容。

所以我提倡‘学习的自由’的概念,这意味着学习方式应该更加灵活、个性化。例如,我可以将视频转化为音频或文本,以便在跑步或者行走的时候也能学习。更进一步,我可以基于教师的文本,通过AI进行互动式学习,发问并寻求我最感兴趣的知识内容。这种学习模式就像我自己在主导学习,而不是被动接收知识。”

七娘:“那么‘知行合一’的概念呢?和‘学习的自由’有何联系?”

立青:“‘知行合一’是传统中国文化的重要概念,指的是知识与行动的紧密结合。在AI时代,我理解这一概念可以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AI可以帮助我们更高效地消化和理解各种形式的知识内容,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另一方面,是指AI可以帮助我们将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我有一个极端的设想,假如有一天,我们能够直接将知识存储在脑中,并且通过脑机接口直接控制行动,那么,这是不是就实现了真正的‘知行合一’呢?当然,这只是一个设想,现实中我们还有很多技术和伦理问题需要解决。”

七娘:“你说的这些问题,比如隐私问题,意识问题,以及过度依赖技术导致人类变得懒惰,都是我们需要深思的问题。”

立青:“你说得对,七娘。这些问题都涉及到AI伦理,而我们作为AI研究者和开发者,不仅要提前考虑并解决这些问题,而且还需要保护我们的用户、保护我们的社会、保护我们的世界。这是我们的责任。”

探讨AI文摘在各种场景中的应用

七娘:对于AI文摘,我有一个很宏大的愿景。我们已经讨论了很多相关内容,我想问的是,这种AI文摘的技术最适合在哪些场景中使用?祥叔提到过,比如说一个4到5小时的视频,通过AI文摘可以更快地获取信息。我想知道,BibiGPT和小包头的应用在其他场景中有哪些?

Jimmy Wong:我个人认为,如果是对长文的摘要,关键在于摘要后的内容是否满足你的需求。比如我刚才提到的,手机评测是一个很参数化的场景,你的目标可能是购买决策。这时候,摘要丢失的一些数据,可能对你并不重要。又比如你想了解一个人,通过摘要你可能可以快速了解他的一些观点和立场,这些都是人工无法做到的。再比如,你想学习某个特定的知识,如编程或者其他技术,AI文摘可能帮你快速理解各种代码的写法。

七娘:我明白了,立青,你对这个有什么看法?

立青:我非常赞同Jimmy的观点,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觉得有些内容不适合被摘要。比如我现在对知识类的视频失去了兴趣,因为我可以通过阅读文章来获取更高密度的信息。我更倾向于那些整合类的视频,有很多亮点,音乐和风景很美。这类视频其实不值得被快进,也不值得被摘要。再比如说,未来随着AI技术的进步,所有的内容都可以以多种形式展现,比如文字版本,语音版本等,这样的话,内容形态其实都不再重要了,而是你真正传递的点,或者读者的目的是什么。

AI在学习中的实践探索和启发

祥叔的观点:

在听取了各位的分享后,我进行了一番深思,并产生了几个我认为值得试验的想法。

首先,我意识到我自己在提问方面的不足。每次提问都需要反复修改和变化。于是我想到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让AI先向我提问。当我有了问题去学习时,可能会更有效。我打算在学习BibiGPT时,利用提问框让AI先提示一个问题,然后我再去读文章或看视频,看我能否回答这个问题。在我回答完之后,再让AI回答,看看我和AI的答案有何差别。如果AI的问题提得不好,我可以进行追问。我觉得这是对话式学习的优势。

其次,我最近有个感触,那就是将各种AI工具做成插件,放入我经常使用的软件中。这样,每当我搜索时,这些AI插件就会自动为我摘要,提问等,这种自然的互动方式或许能够带来更多的信息输入,也可以视作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

关于技术的应用,我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以前我常常会抱怨某个AI技术不够成熟,比如AI的摘要功能。但在大家的分享中,我意识到技术其实是随着时间在进步的,我们应该去寻找合适的应用场景,而不是一味地批评技术的不足。例如,如果我想从lex的几百期访谈节目中挑选出我感兴趣的内容,那么AI的摘要功能就能大显神通。

最后,我对于选择学习方式也有了新的认识。对于那些我愿意用倍速播放的视频或音频,可能我应该选择其他更快的学习方式,比如阅读文本。而对于那些我不愿意倍速播放的内容,如美妙的音乐或美丽的风景,我应该沉浸在其中,享受这种学习方式带来的乐趣。

这些都是我在今天的讨论中获得的启示,我觉得它们将对我的学习有所帮助,我期待将这些想法付诸实践,看看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AI时代下工具产品的快速发展与变化

Jimmy Wong的洞见:

福祥,你刚才的分享让我想到了最近做AI产品的一些感悟。我曾经参与开发过飞书,那时候觉得它和Notion有些相似。但实际上,很多工具类产品在早期的发展中,它们会经历一个从工具,到教程,再到社区的漫长过程,这可能需要好几年。比如说Notion,它到现在才做了Template库,推动了社区的建立。但是在AI时代,这个过程的速度极快,许多需求都可以通过社区解决。

以你刚才提到的场景为例,你可以查阅别人的教程,甚至通过观察别人的图示去学习。我在学习使用Midjourney的过程中,写过并看过许多教程,但我发现最有效的方式其实是观察别人的图示,因为别人的图就代表了使用场景。当你了解到更多的场景,你就会去学习如何更好地使用这个工具。

自我从业以来,我认为AI时代对工具类产品最大的影响就是加速了这个过程。在过去,可能需要产品运营的人去制作教程,去打造社区。但现在,你会发现很多内容都是自发产生的,像是怎么写好prompts,有很多教程可以参考。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开发者和创业者都可以找到新的机会。以前,一个好的工具可能需要五到六年的时间才能成熟。

以Notion为例,产品要足够好的同时,它实际上是非常复杂的。在产品开发的过程中,有人会写教程,有人会写场景,然后有更多产品出现,给到产品的迭代反馈。我觉得AI时代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变化,就是大家都愿意分享自己的成果。在分享的过程中,会有人出来跟你说,我有个更好的prompt,你要不要试试?在我现在管理的polo star trap社群里,就有这样的情况。

我觉得在AI时代,开源的力量与以往的工具时代完全不同。用户也会很自然地想到需要看更多的场景,也会有外部的压力推动他们学习AI。这样的变化会推动他们去寻找这种社区,从而推动他们去查找更多的内容。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原来可能需要五到六年的时间,现在可能只需要几个月,你就能把这个过程拉长,而这个拉长的过程就会成为你产品的壁垒。

对于我们这样的个人开发者来说,你的能力,OpenAI的能力,所有人都有。那么你的价值在哪里呢?可能在服务和数据上。我理解的服务部分就是你刚才提到的部分,就是如何把教程和社群孵化好。这些人都是你未来获取客户的来源,以及产品迭代的重要环节。然后还有一些在功能上的。当你有了那么多教程和数据的时候,你可能就会想到,有些场景你有独特的数据可以解决。

这是我最近的一些感悟,AI时代和以前是完全不同的。以前做工具,利用开源社区的力量和建立社群是非常困难的。但现在,只要有了社群,你的工具就会变得完全不同。单纯的工具可能只能做出30分的图,但如果你有了社区的帮助,你可能能做出60分的图。这就是工具的不同之处,工具在有了社群之后,就会变得完全不同。

AI如何改变知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向阳:引出讨论话题
作为人工智能(AI)的用户,我经常发现AI在提升我们知识的广度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如果我们不知道某个知识点,可能就不知道向AI提问,从而错过了这个知识点的学习机会。因此,我想了解大家对AI如何影响我们的知识学习的广度和深度有何观察和看法。

立青:提出新的学习方式
在我看来,AI确实为我们打开了全新的学习方式。我经常使用人工智能产品,通过向不同的AI提问并对比他们的答案,我发现自己的想法和灵感常常得到新的启发,这对提升知识广度很有帮助。但更让我感兴趣的是一种可能的多人多机对话场景。想象一下,如果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AI,我们在聊天的同时,AI也在互相交流,根据我们的问题进行回应,补充我们可能未曾想到的知识点,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们的对话来扩大我们的知识视野。这种新的互动方式可能极大地提高了我们获取知识的广度。

Jimmy Wong:分析AI如何改变我们的学习习惯
我同意AI已经提高了我们的学习及格线。在我的理解中,好的问题不仅需要在某个领域有足够的深度,可能还需要了解其他一些领域。现在的AI工具需要我们在多个领域都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即使只是20分,AI也能帮我们提高到60分或更高。然后,随着AI的出现,我们可能不再需要以前的分工方式,而是需要自己去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然后通过AI的帮助来加深和扩展这些知识。然而,尽管AI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学习的广度,但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仍然需要对这个领域有深度的理解。

向阳:对知识积累的看法
我觉得这些都是非常好的观点。有了AI,我们可能需要在多个领域都有基础知识,然后AI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到更高的水平。这正是我一直强调的:知识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知识的积累,就无法有效地使用AI。因此,AI其实是我们学习和理解知识的重要辅助工具。

立青:对AI发现知识盲点的观察
我觉得AI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帮助我们发现知识的盲点。我们可能对某个问题的理解并不全面,而AI能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野,让我们了解到我们可能忽略的方面。例如,在多人多机的场景下,每个人的AI化身给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就能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可能性。

Jimmy Wong:强调知识深度的重要性
虽然AI可以帮助我们提升知识的广度,但在我看来,我们依然需要对这个领域有一定的深度理解,才能提出好的问题。因为如果我们对一个领域一无所知,那么我们可能连问题都提不出来。所以,我认为,我们需要更加重视知识的积累。

向阳:再次强调知识积累的重要性
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知识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有了AI,我们更加需要知识的积累。而且,知识的积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我们长期的努力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AI可以作为我们的一个辅助工具,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知识。

AI:工具还是伙伴,补充还是替代?

立青:对AI工具的评价和展望
我认同的一个观点就是AI工具现在顶多都是60分的。然而,实际上企业需要的是90分的尖子生,而不仅仅是那些60分的及格生。这个过程一定是逐步迭代的。他可能有两条线,一条线是人的能力越来越强,然后另外一条线是工具的能力越来越强。

我所说的逐步迭代的意思是什么呢?例如,像我这样的独立开发者,或者一个小团队,当你需要补齐某一方面的能力的时候,你可以低成本先雇佣一个AI工具。其实我们说SaaS软件,它类似于一个AI员工。然后我们雇佣了这个AI员工,让他先做到60分。比如说每天帮我发个文章,我现在请一个实习生和请一个AI助理,可能AI助理做的反而好一点。

立青:AI工具与人员之间的演变和替代
然后第二步你会发现,现实中你觉得这个AI员工他要么自己进步了,如果他进步的速度如果赶不上AI进步的速度,那么他可能就要被一个正式的校招的员工,社招的员工替代了。这个时候你也本身你公司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的积累。你当然也有能力有薪资去请一个能够到达80分的员工了。但是这个过程我觉得可以小步试错。就是你先明确这个领域需要什么样的工具,以及这个工具会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这个价值可能工具只能带来60分的时候,你就意识到你应该招人了,或者说你应该外包给真正懂这一个领域的员工了,或者说提供商了。所以可能是这样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人类和AI之间的这样的进步曲线,它最终一定会重合。就是它要么是人超过了工具,要么是工具超过了人。那么这个结合点可能这里面的信息差就在于,这个企业的老板他知不知道有更好的工具,或者说这个工具的价格是不是超过了雇佣人的成本。但目前可能更多的是人的成本更高,而工具的成本更低。所以我们先小步试错,尽可能的购买工具来。

立青:工具的价值和方法论
我觉得工具有两个价值。第一个肯定就是帮你提高效率。第二个则是我之前视频专门讲过,就是要去用那些有方法论的工具,就是要用那些自带方法论的工具。而这个方法论其实它是创始团队对于工具或者产品的一个落地。它一定是能够带着你去更好的完成某项工作的。

你在学习这款工具的同时,其实你就学习了这个工具背后的团队的方法论。比方说大家关注GTD会知道OmniFocus或者是Things,其实他们两个都是非常具有自己方法论的一款工具。你在学习这款工具的同时,你就知道为什么我要有一个每日列表,我为什么要有这个项目领域等等这样的区分。

立青:利用工具实现任务自动化和人力优化
当你学习这个工具的这些能力,或者说当你的认知超过这款工具的时候,你就可以找一个AI秘书来帮你来自动化处理这些事情了。或者说你更进一步,你应该找一个实就是现实中的更好的秘书。它一定是超过这些工具和方法以及AI的分数线的。这个时候他也能够一方面你自己的使用工具的能力提升了,你能够驾驭的这些工具或者是人,或者是AI员工也会更好了。

选择与运用社交平台

向阳 [01:29:02]:
我知道你们两位都活跃在社交平台上。例如,立青在B站上,Jimmy Wong 在公众号上。你们是如何选择这些平台的,你们在这些平台上做什么,发布的内容有什么差异?

Jimmy Wong [01:29:31]:
对我来说,选择什么平台,主要取决于我对这个平台的了解。从我现在的角度来看,这些渠道主要是吸引客户。因为我会去做产品,我也有内容要销售。我觉得各个平台的主要差异在于媒介和分发。对于我来说,哪里有用户,哪里有我需要的目标用户,我就去哪里。

Jimmy Wong [01:30:28]:
作为读者,我更关心的是人。我不关心媒介,我关心的是这个人在哪个平台上。例如,马斯克主要在podcast上,我肯定会去听podcast或者去YouTube上看。我觉得关键是这个人在哪里,我就去哪里。

向阳 [01:31:17]:
我同意。无论是作为创作者还是读者,选择平台应该根据个人的需求和目标。不同的平台可能会有不同的用户群体,适合传播的内容形式也会有所不同。所以,选择哪个平台,最关键的是看这个平台是否能满足我们的需求,是否有我们想关注的人在这个平台上。立青,你在B站等平台上很活跃,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分享与创新:如何在互联网平台上获得反馈与改进

节一:立青的分享与创新动力

立青:
"我在分享和创新上倾向于那些给我最多反馈的平台,这是因为只有基于反馈才能调整产品或找到与自己兴趣相同的人。我目前最热衷的两件事情是制作有趣的视频和创造超酷的AI应用。反馈让我持续迭代,这也是我坚持的原因。如果没有反馈加油,我的动力马达可能就会慢慢停下来。"

节二:优选的分享平台

向阳:
"这几个平台哪个反馈最强烈?"

立青:
"我目前在Youtube、Twitter,以及国内的B站和即刻这四个平台上活跃。此外,我还有一个由200个人组成的小群,都是我在Roam Research 认识的朋友。这个小群每天都会有很多相关的聊天,我觉得这是反馈最重要的一个标准。"

节三:不断迭代的重要性

立青:
"每次分享都可以做适当的调整,这是小步迭代的重要性。例如,我在即刻和Twitter上发布的内容可能会有些细微的变化,这都是基于上一个平台的反馈。使用AI,我可以在做视频和产出文章的时候做迭代,比如我讲的某些点没有讲透,我可以用AI转成文字稿后做适当的补充。"

节四:面对错误观点的态度

立青:
"我今天输出的所有观点都是基于我当前的认知,我绝对不捍卫我的任何观点。只要有人给我反馈,只要我能认可,我就认为我在进步。"

向阳:
"我注意到你非常重视迭代,从你的log视频就可以看出,你一遍遍地尝试和调整,逐步改进。B站和Youtube这些平台上,哪个的反馈多一些?"

立青:
"B站的反馈最多,但各有侧重点。B站上更多的是与粉丝们的交流和互动反馈,而Twitter的传播性会更高,可能会有更多的外部反馈。例如,你可能认为自己发的视频很有意思,但粉丝不买账。比如,我在B站上做了一个AWS云端部署的视频,就有这种情况。"

对不同社交平台的反馈和用户画像分析

Jimmy Wong: 我的产品在不同的社交平台上

  • 当你选择在哪个平台推广你的产品时,你必须了解那个平台的用户群体。如果这个平台的用户并不符合你的目标群体,那么你在这个平台上得到的反馈会很少。对于我来说,选择平台的初衷并不是为了收集反馈,而是要看这个平台是否有我的目标用户。在我不熟悉某个平台的情况下,我可能会选择在所有的平台上都发布内容,然后根据反馈来判断我的用户在哪个平台上。

Jimmy Wong: 内容产品的获客挑战

  • 内容产品的获客其实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如果你的内容不是非常稀缺或者信息不对称。这种情况下,我更倾向于在像机客或者推特这样的平台上发布内容,因为这些平台上的用户更可能对我个人的感悟或稀缺内容有兴趣。我的目标用户大多不在B站这样以年轻人和学生为主的平台上。

Jimmy Wong: 哪个平台对我帮助最大

  • 在我看来,内容售卖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KOL的推广。比如,范冰和对少男都帮我带来了很大的流量,所以我觉得他们的推广方式是最有效的,远胜于社交渠道。社交渠道上,我可能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维护这些社区,尤其是一些公众号。所以,我更倾向于在B站或者一些视频的渠道上发布内容,因为我理解,AI工具的主要用户群体还是学生,他们的接受程度是最高的。

向阳: 对Jimmy Wong的观点表示赞同

  • 我同意你的观点。

祥叔: 幽默的点评

  • 我想到了一句话,众所周知,B站是一个学习网站。

我的推荐工具和产品

向阳: 寻求Jimmy Wong的软硬件推荐

  • 你似乎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能不能推荐一些你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使用的软硬件?

立青: 询问Jimmy Wong对硬件的推荐

  • 你使用的硬件都可以分享一下。

Jimmy Wong: AI时代的软件选择

  • 在AI时代,我做出的最大的软件选择改变就是从Notion切换到Obsidian。Notion的问题在于它太封闭,而在AI时代,我们除了要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也需要保证数据的灵活性。比如说,最近新出的AI工具Claude 100K,如果你用Notion,你的记录就无法转移到这个工具上。但如果你使用Obsidian,你就能很灵活地把你的数据迁移到不同的模型或AI工具上,让历史数据能快速切换到新的平台,这是一个巨大的转变。

Jimmy Wong: Notion的使用方式

  • 我现在把Notion当作记录日常生活的工具,比如我看过的电影。但我的日常感悟,还有我的newsletter,都会在Obsidian上写。这是我在AI时代最大的改变。

Jimmy Wong: 我的硬件选择

  • 在硬件方面,我现在是苹果系的全系产品用户,尤其是现在的M2芯片。我有一些模型会在M2芯片上训练,因为它的大内存、大显存,我有一些出图也会用在上面。另外,我每天都会用我自己开发的产品。所以,你让我选一个每天都会用的工具,其实选择很少。

向阳: 对Jimmy Wong的观点表示赞同

  • 我也经常给人推荐Obsidian,但也感觉使用的人越来越少。

Jimmy Wong: 讨论Obsidian的使用门槛

  • 是的,Obsidian的使用门槛比Notion高很多。

对话深度:Jimmy Wong的工作流、注意力管理和产品创新之路

  1. 向阳:我记得你在 飞书工作过,我也是从 飞书转过来的。我看了你的知识库和工具,然后用多维表格对三个特别精选的博客进行了全面的翻译和摘录。你现在的一天是怎么安排的?我记得你以前坚持每天读一篇论文。

  2. Jimmy Wong:确实,我曾经在 飞书工作过。现在我在做自己的创业产品,我的日常工作流其实更关注注意力的管理而非时间。我会确保我每天都有一些稳定的小事情要做,比如看半小时的论文,做30分钟的运动。这样我就能保证我的注意力不会被转移。我虽然不能每天分享论文的感悟,但我确保每天都会看论文。这样我的精力和注意力都得到了很好的管理。

  3. Jimmy Wong:在做大事情时,我会保证我提供的每个产品功能都是完整的,减少注意力的转移。因此,我的时间管理基本上就是在大事情上保证完整,在小事情上保证稳定。

  4. 向阳:你怎么选择每天要做的小事情?

  5. Jimmy Wong:我选择每天要做的小事情主要取决于我的目标。比如,我的目标是健康长寿,所以我每天都会运动,我每周都会保证运动量。另一个目标是知识提升,所以我每天都会看论文。还有,我现在每天都会查看用户反馈,进行用户访谈和调研,尽管这部分会花费比较多的时间。

  6. 向阳:我记得当我给你反馈产品功能问题时,你会详细询问我的使用场景,我对产品的看法,我怎么使用产品。你对用户需求的重视让我印象深刻。

  7. Jimmy Wong:确实,了解用户是非常重要的。我现在在做的产品是「Covalent」,一个针对知识工作者的AI工具,帮助他们更好地组织和利用知识,高效创新和学习。用户反馈是我们不断优化和改进产品的关键,所以我会定期进行用户访谈,尽可能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痛点。

工具与效率:立青的软硬件推荐及玩具与工具的区分

  1. 向阳:好的,谈谈刚才立青的事情。我想请你推荐3到5个自己喜欢的产品,包括软硬件。

  2. 立青:嗯,我可以分享一些我喜欢的工具。我的工具库里面可能太多了。你可能已经知道,我很喜欢使用各种效率工具,我是个工具控。我记得在大学的时候,我曾经玩火狐浏览器的插件玩过一个通宵。那个时候,火狐浏览器有最好的生态系统,所以如果你要我推荐工具的话,我确实有很多。

  3. 立青:我觉得工具可以从两个维度来看,一个是工具,一个是玩具。每当有新的AI工具或效率工具出现,我都会去试用一下,它们可能在我心中属于玩具的范畴。然而,真正的工具应该服务于自己的目标。

  4. 立青:就像我刚刚提到的,我现在主要集中在两件事情上,或者说两套系统上。一个是开发超级酷的AI应用,另一个是制作有趣的视频。在这两个定期输出和迭代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工作流以及工具。

  5. 立青:每当出现新的工具的时候,我都会想,这个新工具能否帮助到我的工作流程。比如,如果有一个更快的whisper模型出来了,我肯定会思考它是否能加速我制作视频的速度。因为以前我会用飞书妙记来生成字幕,自从visor出来之后,我发现它的准确度大大提高,绝对能够加速我制作视频的过程,所以我就会把它从玩具变成工具。

视频创作和产品开发的策略和工具推荐

1. 视频创作的策略

作为一个视频创作者,我经常在各种平台上接收观众的反馈。例如,B站上的反馈大多来自我的粉丝,而Twitter上的反馈往往来自于更广泛的观众群体,有时候这些反馈甚至来自于我的思维盲区。这两种类型的反馈都对我非常重要。例如,我曾经制作了一部关于如何在AWS上部署Stable Diffusion云服务的视频。虽然在B站上的观看量并不高,但是在Twitter上,只是一条推文就吸引了十几万的观看量。这就是两种不同的反馈。

2. 视频创作的工具

我在视频创作中用到的一款工具是剪映。尽管剪映的功能并不像Final Cut或达芬奇那样专业,但它在产品角度上考虑了许多普通用户的需求。比如,剪映有自动去除空白片段的功能,这在专业的剪辑软件中是没有的。当然,不是所有的需求剪映都能满足。比如,虽然剪映可以自动识别和导出字幕,但是它的准确度还是不够高。于是,我就会寻找其他的工具,如Whisper 和配音妙计,来帮我完成这部分工作。

3. 产品开发的策略

在我看来,做产品也需要关注市场需求和用户反馈。我们需要打磨产品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并通过反馈发现思维盲区,从而提出更好的工具或工作流程。

4. 产品开发的工具

在产品开发中,我非常推荐使用WebStorm,这是一款集成开发环境。它不仅能帮助我连接服务器,处理GitHub的Pull Request等复杂任务,而且其内置功能可以提供编程时应注意的细节,例如每行代码的字符数量。同时,WebStorm也有一个插件市场,我可以在上面找到更多有用的工具。在这个生态中,我可以从其他用户的共性需求中找到更多的工具,从而提升我的开发效率。

书籍推荐及其影响

向阳:
好的,我们已经到了最后一个环节了,每个人推荐三本你认为有价值的书籍。

立青:
好的,我先来。我立马就想到了我曾经爱读的三本书,我按照时间顺序来推荐。首先是我在大学时期特别喜欢的一本书——《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大家可以找来看看,这本书还有一部改编电影叫《和平战士》。我更建议大家先读这本书,然后去看电影。接下来,我要推荐的是乔布斯去世之后的传记——《乔布斯传》,那是一本厚厚的一本书,但我确实是完整地看完了。最后我要推荐的是一本畅销书——《游戏改变世界》。

七娘:
那你能稍微详细一点讲讲这三本书吗?比如,你为什么推荐它们?可以分享一下你的读书体验或者感想吗?

立青:
好的,首先说一下《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体操运动员在遭受挫折后,如何在一个深夜加油站遇见苏格拉底,然后通过一系列的对话和教练式的引导,找到了自己生活的方向和方式。这本书教会我,生活中的困境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要学会正视并面对它。

接下来是《乔布斯传》。这本书对我来说,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对乔布斯的看法。它通过一些语言和细节让我真正体验到一个人为何会有这样的思维,为什么会做出那样的决定。这本书的作者最近也在写马斯克的传记,我对此非常期待。

最后是《游戏改变世界》。我觉得这本书对人的动机的定义是非常到位的。它向我揭示了人为何会去做一件事情的原因:一是自主性,二是掌控感,三是意义感。如果你在现实生活中对某件事提不起兴趣,或者你有一个目标但是无法实现,你完全可以把这个过程游戏化,用这三种动力去帮助你面对挑战。作者亲身经历了车祸和脑震荡,是通过研究游戏找到了新的生活意义,重新站起来。他希望能够把这种方式分享给更多的人。

以上就是我想推荐的三本书。我觉得它们对我的人生观念和价值观有着深远的影响。希望你们也能喜欢。

七娘:
好的,我们会在会后总结中把你的书单加进去,谢谢你的分享,立青。

立青:
不客气,很高兴能和大家分享我喜欢的书籍。

各自推荐的三本书

Jimmy Wong

推荐的书籍:

  • 《人类简史》:我最近重读的一本书。听他们的解读,还有重读这种历史,对我最近对AI的一些看法有促进的意义。我想借此机会推荐大家在AI时代可能有帮助的一些书。

  • 《人机器与社会》:这本书已经出版50年了,讲的是我们人类应该如何面对科技的创新。在科技创新中,人的制度社会,从个体到社会层面应该如何做出改变。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科学家,也是麻省理工大学的教授。

  • 《学会提问》:我记得道格拉斯·亚当斯曾说过:“一旦你问对了问题,那么答案往往是最简单的一部分。”学习如何提问可能是未来最有价值的一项技能。

向阳

推荐的书籍:

  • 《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是对话体的,把阿德勒学讲了一遍,非常好。对话体的书籍如果写得好,对人的影响最大,特别有代入感,能影响行动。

  • 《目标》:这本书是小说体,带领主人公进入一个濒临破产的工厂,如何靠物理学的基本原理解决一个个瓶颈问题,非常能影响人对一些事情的思考。

  • 瓦尔特·艾萨克森的作品:他写的所有传记都受到好评,乔布斯甚至指定让他写自己的传记。他还写过《爱因斯坦传》等,我也很期待他即将出版的《马斯克传》。他的角度和细节使人觉得能看到人的全面。

  • 自我决定论:我们去年跟富强一直在研究这个理论。自我决定论主要讲的是自主感、掌控感和意义感,这对理解游戏如何改变世界非常有帮助。

  • 《智慧的疆域》:我推荐这本书,它把AI的发展历史讲了一遍,非常详尽和全面。书的作者是我国的一位工程师。半导体的博客也推荐过这本书,很多赢的内容都来源于这本书。

七娘

阅读体验:

  • 我最近读书读得比较少。我之前看的一本书叫《好战略,坏战略》,它是一本讲解战略的书,很不错。但看了名字,可能会误解这本书的内容。它和我们现在的话题关联性不高,所以我就不推荐了。我期待听听福祥的推荐。

科技融合、深度学习和保持低压力的读物推荐

祥叔

我要推荐的几本书:

  • 《未来呼啸而来》:这本书详细地描绘了未来的科技。这些科技现在看起来可能很遥远,但是这本书把它们串连在一起,让你看到未来的可能性。书的核心思想是科技是可以融合的,比如语音识别、语义理解和TTS融合就能形成语音对话,3D打印、工厂生产和机械运动再加上对话的能力融合,就能产生可对话、可移动、可执行能力的机器人。这只是AI的一部分,未来还有航天科技、量子力学和生物医疗等领域,这些都会在某个时间点融合在一起。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积极的未来,非常推荐。

  • 李航的《统计学习方法》:这本书非常简洁精炼,从基础的概念开始,用精准的语言告诉你什么是概率,什么是深度学习,什么是强化学习。避免了在网上看公众号时只看到一些关键词,但对概念理解模糊的问题。这本书会帮助你更清楚地理解AI的各个概念。当然,书中有很多深度学习的公式,如果不是专业的可以忽略,但是里面的概念值得去理解,会让你对原本模糊的理解更加清晰。

心态建议:

  • 我一直想找一本关于如何保持低压力的书来推荐,但还没找到。我觉得保持低压力的心态非常重要,因为压力大的时候,我们的创造性会受到影响。我建议大家都找到一种让自己内心平和,保持低压力的状态,这对身心健康非常有利,可以延年益寿,也能保持大脑的清晰。冥想可能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向阳

科幻小说的推荐:

  • 作为轻松读物,我推荐《银河系搭车指南》,这是一部科幻小说,阅读时可以帮助人们保持低压力。

七娘

关于AI的小说推荐:

  • 我推荐Ted Chiang的小说,他是物理学家出身,对AI和语言有很深入的理解。他的小说对AI有很多有意思的设想,可以作为大家茶余饭后的闲谈话题。

https://chat.openai.com/share/3cf2a6c9-1f0b-4a08-8f0b-c720e416dc17